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新员工入职2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HR急招怎么办?

新员工入职2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HR急招怎么办?

2021-03-02

红海云

最近正值年后的第一轮招聘旺季,各公司都陷入了“抢人大战”之中。有的可能用较低成本就招到了比较心仪的人选,而有的却“平白无故”地摊上了官司。

1

新员工入职2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

近日,上海某公司的HR通过中介公司急招了一位河南籍的操作工李某,可没想到新员工入职2小时便意外猝死。事后,家属要求公司给予一次性补偿140万元,可公司却认为李某仅到岗2小时,仍在“试工阶段”,只能从人道主义角度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双方陷入激烈的劳动纠纷当中。

最后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员表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判断是否建立了劳动关系,是基于用工这个客观事实。李某伟到岗工作2小时实际已与防护公司确立了劳动关系,而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权益受法律保护。”

所以李某的情况是符合工伤认定标准的,公司负责人也不得不再三衡量后做出了让步,最终在调解员的主持下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表示原因一次性支付人道主义补偿款。

新闻曝光后,网友们虽然也认定了事实,但是都纷纷对该公司表示了同情。

其中小汇也注意到,不少人对负责此次招聘的HR表示了担忧。

本来忙这一系列的招聘流程就已经够累了,谁都不愿意摊上这样的事,这不仅会让相关负责人受到内部处罚,引咎辞职,更会给个人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

那么,HR急招怎么办?下面小汇就和大家聊聊~

2

HR急招后,员工刚入职,工伤认定能否生效?

刚看到这则“新员工入职2小时猝死”的新闻,很多人都为这家公司面临家属索赔的140万赔偿金捏了一把汗。

受疫情影响,虽然去年这家防护用品公司还因工期紧张,紧急招工。但事实上账上现金流,依然不足以支付巨额赔偿。

经当地司法所调解,最终90多万,通过工伤保险赔付,另外,该公司基于自身能力范围,给了5万的人道主义补偿金,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有人可能好奇:

刚入职2小时,来得及买社保吗?没买社保,怎么通过工伤认定冲抵几十万的赔付金?

其实李某这么晚办入职,还这么快发生意外,照理说,公司是来不及办好社保的。

但只要此前李某有正常参保,当月29日入职的他,公司有为其正常续保,还是可以享受法定工伤待遇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而李某显然符合这一条件。

至于事后家属要求的140万赔偿是否偏高的问题,根据当地已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在岗员工,工作时间突发性死亡的赔付标准,一般在100万左右浮动(当地司法所副所长朱文女士采访时透露数据)。

另外也可参考《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合不合理,具体能给到多少,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及当地赔付标准,就没有太大疑问。

3

HR急招怎么办?

新员工入职2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这样的事情难得一见,遗憾的是,这家防护用品公司就撞上了。

幸运的是:正常缴纳的社会保险,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让失去亲人的家属能有些许慰藉。

这凸显了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后,依法足额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重要性。

当然,这起悲剧也为广大HR招聘,尤其是急招敲响了警钟。那HR急招怎么办?

除了把好人才质量关,背景调查、入职体检等前期工作,都显得很有必要。

而且新人初到岗,有意识地进行培训指导、做好安全防护、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现行的工作内容和强度,这些步骤千万别省。

另外,实时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多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排忧解难,才能让你辛辛苦苦招到的每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HR知识汇

(HR知识汇:人力资源知识平台,致力于为HR提供新鲜资讯、丰富干货、温暖交流,由红海云出品,助力HR成长提升。 

本文标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以工代训补贴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用AI算法辞退150人,HR将何去何从? 2021-08-23
    近日,一家俄罗斯的游戏支付公司Xsolla,用AI裁了150人。AI都开始做HR的工作了,那第一个被裁的是不是HR呢?
  • 2025年放假安排来了!HR如何快速应对新一轮假勤调整? 2024-11-13
    昨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将开始实施全新的一套法定节假日安排。那么,HR如何快速应对新一轮的假勤调整呢?
  • 工伤赔偿争议,HR您觉得这是工伤吗? 2021-04-01
    2020年2月28日上午11时许,佛山市某公司员工小A在工作期间因为身体不适,所以向其车间主管请假回宿舍休息。但由于小A在行走至该公司停车棚时突然晕倒,后经120医生现场抢救后无效死亡。 随后,小A家属与其公司对小A的死因无异议,但就佛山市工伤赔偿问题产生纠纷。那么,读完这个事件,HR您觉得这种情况属于工伤吗?下面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结果。
  • 员工难产,企业需要多批15天产假吗?浙江律师所为HR答疑 2021-11-26
    员工难产,企业需要多批15天产假吗?可能很多企业领导者和HR都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今天浙江律师将围绕这个主题为HR们答疑。
  • 因病休假近半年,是否还能休带薪年休假?HR看看北京西城法... 2021-12-02
    距离2021年结束,只剩下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带薪年休假又重新回到了HR和打工人们的脑海中。而作为一名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工作的HR来讲,对于带薪年休假的相关法律知识肯定不陌生,但是对于职工来讲,可能就分不太清楚了,就比如“因病休假近半年,是否还能带薪年休假”这个话题,员工可能认为还是能休或者折算成带薪年休假工资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 职位晋升后是否能再次约定试用期?上海人社局有话对HR说 2021-12-08
    试用期,一直是HR在进行员工管理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考题。那么,考题千千万,不知道HR你是否能答对“职位晋升后是否能再次约定试用期”这道题呢?
  • 2020年中山市生育保险待遇包括哪些?HR还在等什么? 2021-03-08
    2015年12月1日,中山市中国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中山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的通知》公告。并在公告中明确:生育保险为强制参保,由用人单位按月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用缴费。同时在参保后,参保人享受的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和生育津贴。那么,2020年中山市生育保险待遇是否仍然执行中山市职工生育保险办法呢?
  •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杭州情况如何?HR来看看 2021-09-30
    最近,多地最低工资标准纷纷上调,杭州市也不例外。杭州市人民政府在9月22日发布了《关于调整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那么HR对于这项通知究竟该如何解读呢?请看:

推荐阅读

  • 心理健康问题将成为降低员工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员工心理健... 2022-01-13
    国际SOS集团日前发布《2022年度全球风险展望》报告。报告显示,受访企业机构普遍面临员工身心健康方面的双重挑战。到底员工心理健康培训怎么做?
  • 单位不给开离职证明怎么办?后果很严重! 2024-08-30
    有些企业对离职的人是很敷衍的,在开具离职证明的事情上拖拖拉拉,甚至不愿意给人开离职证明,殊不知单位不给开离职证明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请看下面的案例!
  • 江苏女职工生二孩、三孩企业可享社保补贴:社保补贴怎么申... 2022-05-20
    江苏发布《关于产假期间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女职工生育二孩、三孩的,为其在产假期间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以享社会保险补贴。那么社保补贴怎么申请?
  • 企业怎么做好年度调薪? 2023-12-25
    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谨防员工因为对薪资的不满而选择跳槽,因此,一般来说,大部分企业都会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薪资的普调,这就是年度调薪。年度调薪如果做得不好,只会亏了钱还留不住人,所以,企业到底怎么做好年度调薪呢?
  • 员工试用期管理HR该怎么做? 2021-11-12
    众所周知,HR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事务中的试用期管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和留住人才。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事务过于繁杂,所以一些HR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试用期管理上,以致于出现问题时总不能很好地应对。为此,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关于试用期期间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 北京鼓励市民举报违反防疫规定单位个人:疫情期间公司保险... 2022-06-16
    6月15日,北京市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366场新闻发布会,鼓励市民举报违反防疫规定单位和个人。究竟疫情期间公司保险怎么买?
  • 婚假热点案例:婚假未休可否折算成工资?HR看看法院怎么判... 2021-09-03
    相信在处理过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HR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即员工在职时不申请休婚假,而在离职时却将企业告上法庭,希望公司能把婚假折算成工资给到他们。那么,这种行为是否能得到法院的认可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案例法院都是怎么判的吧。
  • 年底啦,看看大厂都是怎么发年终奖的! 2023-12-27
    2023年马上就结束了,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各个企业肯定都在规划年终奖的发放了。而有的大企业甚至在12月就把年终奖发放到位了。看看腾讯、阿里、京东、华为这些大厂都是怎么发年终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