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3月下旬,社交平台曝出沈阳部分企业在招聘中存在"无薪试岗"现象。据求职者反映,某公考培训机构要求7天无薪试岗,通过后才能进入带薪培训;另有安检服务公司设置1-3天无薪试岗期,通过后还需经历3个月实习期,月薪3500-5000元。
沈阳市人社局迅速回应称,依据《劳动合同法》,只要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报酬。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劳动用工法治体检,重点排查此类违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市级劳动监察部门尚未收到相关投诉记录。
法律界人士指出,"试岗期"并非法律概念。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强调,企业自行设定的无薪试岗协议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而无效。无论试岗3天还是1个月,只要存在实际用工,企业都需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若企业以试岗不合格为由辞退员工,还需承担相应经济补偿。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付建主任补充道,现行法律仅认可"试用期",且期限与合同时长挂钩。例如1年期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3年以上合同试用期不超6个月。企业若在试岗期间不签合同、拒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12345热线或全国根治欠薪平台维权。
目前,沈阳无薪试岗话题已引发网络热议。专家提醒求职者,遇到"试岗不付薪"等侵权行为,应及时保留考勤记录、工作成果等证据,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企业应该如何规避“无薪试岗”纠纷?
1. 规范试用期管理,杜绝“试岗”概念
严格遵循《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明确试用期时长(如3个月合同试用期≤1个月,1年合同≤2个月)。
避免使用“试岗期”“观察期”等无法律效力的表述,防止被认定为违法用工。
2. 试用期工资必须合法
确保试用期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不得低于同岗位转正工资的80%。
即使员工仅工作1天,也需按实际出勤支付报酬,不得以“试岗不合格”为由拒付。
3. 完善录用考核标准
在劳动合同或录用通知书中明确试用期考核标准(如技能指标、培训达标要求等),避免主观随意辞退。
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需留存书面考核记录作为依据,依法解除合同。
4. 建立规范的用工流程
入职即签合同:最迟在用工1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
岗前培训计入工时:若需岗前培训或实操演练,应视为正常工作时间并支付工资。
5. 加强HR法律培训
定期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学习劳动法规,避免因“行业惯例”触碰法律红线。
招聘时如实告知工作内容及薪酬结构,不承诺无法兑现的条件。
6. 争议预防与协商机制
设立内部投诉渠道,及时回应员工关于薪酬的疑问。
若发生纠纷,优先通过协商解决,避免升级为劳动仲裁或舆情事件。
法律提示:企业任何用工行为均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约束。短期“试岗”看似节省成本,实则面临赔偿金(2倍经济补偿)、行政处罚甚至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用工才是长效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