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案例 > 员工离职后,公司忘记停社保,可以要求员工返还社保费吗?

员工离职后,公司忘记停社保,可以要求员工返还社保费吗?

2023-08-11

红海云

公司忘记停社保,可以要求员工返还社保费吗?

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务中,一般操作是员工入职即参保、离职即停保,确保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处于正常参保状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然而,员工离职后如果用人单位忘了停保,一直为员工缴纳社保费,这笔“冤枉账”应该算到谁的头上呢?

1

案例

王某于2011年11月入职某公司,入职后公司为王某参加了社会保险。

2012年9月,王某因为生孩子向公司提出辞职,并于月底离职。王某离职后,公司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停缴手续。

2016年3月,当地社保部门通知该公司缴清所欠社保费50000余元。4月13日,公司缴清了该笔社保费,其中包含了王某2012年10月至2016年4月社保费42000余元。

随后,公司诉至法院,主张王某返还其离职后公司所为其缴纳的社保费42000余元。

公司诉称,王某离职之后未再提供劳动,双方劳动关系解除,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王某因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使公司遭受损失,王某应向公司返还该不当得利。

王某辩称,其离职后并未要求公司继续为其缴纳社保,为离职员工停保是公司的义务,与其本人无关,其愿意配合公司前往社保部门办理退缴手续,但拒绝还返该社保费用。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离职后公司未及时办理停保手续,虽系公司自身管理问题所致,但公司损失属于给付不当,根据法律规定,王某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公司有权请求王某返还不当利益。

一审判决王某向公司酌情返还所缴社保费37000余元。

王某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王某名下虽取得了该笔社保费,并不属于王某所有,王某不能随意处分,客观上尚未实际取得诉争的保险利益,其要享受该保险利益,必须满足一定条件,而这些条件现在尚未成就,故公司主张王某构成不当得利,依据不足,也显失公平,公司可等条件成就后,王某实际上取得了该保险利益,再另行主张返还。

二审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王某无需返还该笔保险费。

案号:合肥中院(2018)皖01民终5870号

2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员工离职后由于用人单位忘记停缴社保而导致单位损失,可否主张员工返还?

实务中存在不同观点。

第一观点认为无需返还

员工所得利益并不属于不当得利,该利益并不由员工自由支配,既不可取现也不可消费,更不可换取其他可得利益,若返还,则有失公平。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返还

该利益构成不当得利,员工是实际受益者,该利益是单位不当给付的损失。

第三种观点认为员工因社保收益后可主张返还

该利益虽为员工所得,但其受益是有条件的,条件未成就时,员工客观上未受益,用人单位可等条件成就时再主张返还。

第四种观点则认为公司可主张社保退费

公司可以向社保部门提起行政诉讼主张退还误缴的社保费。

这里笔者赞成第三种方法,分析原因:

其一,关于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制

民法理论认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

其成立要件有四个: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到财产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具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四个条件必须全部成就,不当得利方可成立。

不当得利成立的,受损失一方可主张受益一方返还该利益。

《民法总则》第122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即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第985条也作了类似规定,并在第986条至第988条进一步做了更加细化的规定。

其二,对“取得财产利益”的认定

一般认为,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指的是一方在无过错的情况下取得他人财物,使自己的财产增加,不受年龄、性别、智力等影响,得到利益不受环境制约,获得财产不受时间限制。

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来确定。

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受益人取得该利益后,通常能够对该利益进行占有、控制、管理,否则则不宜认定为不当得利。

本案中,王某虽然名义上取得了公司缴纳的社会保险利益,但客观上王某对该利益并未实际占有,也无法对该利益进行支配和控制,并不符合取得财产利益的本质特征,属于未成就的不当得利,待条件成就时,公司方可主张返还。

二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关于员工调岗引发的12大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2023-09-06
    企业在何种情形下可以调岗?何种情形下的调岗员工可以拒绝?笔者通过梳理2022年度各地法院发布的相关年度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以供企业和员工参考!
  • 阿里或成全国首个灵活办公企业:对于员工在家办公的建议有... 2022-01-25
    近日,有认证为阿里员工的ID发言称阿里考虑允许员工可在家或就近办公,那么对于员工在家办公的建议有哪些?
  • 大众汽车2030年前将在德国裁员超过3.5万人 2024-12-25
    近日,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大众汽车集团发表声明称,已经与工会达成了一项重组计划协议,计划在2030年前在德国裁员超过3.5万人,并削减德国工厂的产能。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规模庞大,更因为其背后复杂的企业重组和转型考量。
  • 员工死活不愿意调休?!那是因为HR手段不行! 2024-04-15
    调休也并不是让员工不休,企业的业务有时候紧张有时候又比较清闲,所以,调休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很多员工死活都不同意调休,HR如果硬着来,员工甚至直接辞职。这可怎么办呢?其实这都是HR没有掌握好的技巧和手段,下面分享一下经验吧!
  • 新员工入职调查,HR需要问的35个问题 2024-12-24
    新员工入职调查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新员工入职体验的人力资源工具。新员工入职调查可以帮助了解新员工的第一印象,及时发现新员工的潜在问题等,所以,新员工入职调查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新员工入职调查需要问哪些问题呢?
  • 英特尔大规模裁员继续:全球减员2.3万,加州再裁58人 2025-02-12
    英特尔在其全球重组和成本削减计划中进一步裁员,影响到加利福尼亚州福尔瑟姆园区的岗位。这一裁员行动是为了响应公司在2025年前实现100亿美元成本削减的目标。尽管如此,英特尔面临的收入和市场份额下降等挑战让其前景仍不明朗。目前,公司正在寻找新的CEO来替代即将离职的基辛格。
  • 员工入职即怀孕,频繁请病假,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2023-06-13
    对于三期女员工的管理,一直都是很多企业的难点。那么员工入职即怀孕,频繁请病假,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 HR怎样策划年会才能老板员工都满意? 2024-01-11
    距离春节放假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对于HR和人力资源部门来说,今年最后一项重要工作便是策划年会。年会办得不好,既浪费钱又讨人厌,相信大家在网络上看到过不少不愿意参加公司年会的网友。所以,HR怎样策划年会才能让老板和员工都满意呢?

推荐阅读

  • 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保,劳动者可否以此起诉? 2024-05-09
    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条规定:“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补缴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补缴社会保险不是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解决。因此法院驳回了李某的起诉。
  • 社保基金监督制度内容有哪些?社保审查严格吗? 2023-05-24
    近期,人社部发布《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举报社保违法违规可奖10万元,该政策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执行。那么社保基金监督制度内容有哪些?社保审查严格吗?
  • 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怎么缴纳?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3-05-29
    最近长期护理保险这一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险种,频频被提及。那么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怎么缴纳?缴纳比例是多少?
  • 4月1日起,多地社保申报缴纳流程有变 2024-03-21
    各大小企业的经办人要注意啦,从2024年4月1日开始,全国多地单位社保缴纳批量扣费的时代就要正式结束啦,单位社保缴纳将调整为自行申报缴费方式。下面以贵州为例进行政策的解读。
  •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企业还要赔偿员工经济补偿金? 2023-11-08
    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企业要求员工放弃购买社保,无论签不签署协议,企业都是违法的。那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甚至补偿一定的工资给员工,员工还能要求企业赔偿经济补偿金吗?
  • 社保断缴都可以补缴吗?不一定! 2024-07-31
    社保断缴是许多人在职业转变或生活变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无论是离职、换工作,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社保断缴,都可能对个人的医疗保障、养老金领取以及其他社会福利产生影响。一直有补缴社保的说法,那社保断缴是不是都可以补缴呢?
  • 深圳发布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社保有减免政策吗? 2022-04-21
    2022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那么社保有减免政策吗?来看看具体政策。
  • 税务局最新通知:2023年7月1日起,社保申报方式有变 2023-06-27
    大家注意了!今年社保费申报缴纳流程有变。赶紧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