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4月14日,北京银行发布2024年度财务报告,呈现出一幅"量质齐升"的发展图景。数据显示,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提升4.81%;净利润达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两项核心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在规模扩张方面,北京银行展现出强劲势头。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42215.42亿元,较年初增长12.61%,增幅达4728.63亿元。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其成为首家跨过4万亿元门槛的上市城商行,资产规模已超越广发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资产质量指标呈现"一升一降"特征:不良贷款率微降0.01个百分点至1.31%,但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8.03个百分点至208.75%。值得注意的是,信用成本由年初的0.73%上升至0.87%,全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2.39亿元,其中对公业务减值损失增幅显著,达44.05亿元。
收入结构方面,净利息收入仍占主导地位,达519.1亿元,占总营收的74.25%。非息收入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0.06%至180.07亿元。该行解释称,这得益于债券投资组合优化、票据业务加速周转等举措。其1.47%的净息差水平,较城商行均值高出9个基点,展现较强定价能力。
引人关注的是网点布局的持续调整。年报显示,该行分支机构数量已连续四年缩减,2024年再减少7家至628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力成本的提升:员工总数增加693人至20138人,人均薪酬较上年增长19881元,反映其"提质增效"的战略取向。这种"减网点增人力"的配置变化,或预示着该行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人才结构升级。
一边是员工薪酬大幅提升,一边是线下网点持续缩减——北京银行2024年财报中的这一“矛盾”现象,折射出银行业怎样的转型趋势?
一、 数字化转型加速,网点“瘦身”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手机银行、智能客服等金融科技的普及,传统银行网点的业务量明显下降。北京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其分支机构数量减少7家至628家,连续4年缩减。这一调整并非孤例,包括工行、建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在优化网点布局,关闭低效网点,转向线上化、智能化服务。
二、 人力成本上升,但高薪吸引科技、风控人才
尽管网点减少,北京银行2024年员工总数却增加693人,人均薪酬增长1.98万元。这一变化反映出:
科技投入加大:银行在金融科技、大数据风控等领域需要更多高端人才,推高了整体薪酬水平。
业务结构优化:零售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对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传统柜员岗位占比下降。
三、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但盈利模式转型
北京银行2024年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成为首家达到这一规模的上市城商行。然而,其净息差(1.47%)仅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传统存贷利差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因此,银行不得不:
压缩低效网点成本,减少租金、人力等固定支出。
发力财富管理、投行等轻资本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2024年增长10.06%)。
四、未来趋势:网点不会消失,但功能将重塑
尽管线下网点数量减少,但银行并不会完全放弃实体渠道。未来的网点可能:
1.转型为轻型化、智能化服务点(如无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
2.聚焦高净值客户、企业金融等复杂业务,而非简单存取款。
3.与线上渠道深度融合,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便捷”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