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在即,瘦身健体正当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企深化改革的政策法规,为国企组织瘦身健体及“三定”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引导方向。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等原则,这要求国企在组织架构搭建上需更加契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组织瘦身健体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从优化资源配置角度来看,相关政策要求国企聚焦主责主业。随着国务院国资委三个集中的提出,各地均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在此转型趋势下,国企需要通过组织瘦身健体,清理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以及低效无效资产,让资源能够精准投入到核心业务板块,提升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政策鼓励国企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这意味着组织瘦身健体过程中的“三定”工作,要围绕打造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展开,通过合理定岗、定编、定员,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强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管齐下,瘦身健体方法多
在国企语境下,组织瘦身健体具有多方面的具体内涵。首先,精简层级是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减少企业内部过多的管理层级以及法人层级,打破因层级复杂导致的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例如,以往部分国企存在管理层级多达七八级甚至更多的情况,经过瘦身健体改革,央企普遍将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级也多压缩到3级以内,使得决策传达与执行更为迅速、精准。减少法人户数也是关键目标,即对那些无实际经营业务、无人员的“空壳企业”,以及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效益低下的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清理退出、注销清算等方式进行整合或清理。像一些地方国企通过排查梳理,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法人企业数量的大幅压减,如某市要求市属国企至2024年底,国企法人企业数量较2023年末数压减20%以上;至2025年底,国企法人企业数量较2023年末数压减30%以上。同时,提升低效企业也是组织瘦身健体的重要方面,国企需要对所有子企业开展人均创收、人均创利水平综合研判,针对业务相同或高度重合的子企业、年收入少于一定标准的低效微效企业,运用清算注销、吸收合并、减资、子公司变分公司、产权转让、外部股东增资等适用方式进行专业化重组整合,促使这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产出。

组织瘦身健体对国企整体运营效率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层级精简、法人户数减少以及低效企业整合等举措,能够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让企业可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上。例如,某国企在实施瘦身健体方案后,预计年度运营成本降低15%,相当于节约了大量资金用于其他关键领域。另一方面,优化后的组织架构能够促进部门间协作更加顺畅,信息流通更加高效,提高企业整体的决策速度与质量,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最终提升国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聚焦问题,“三定”内容要抓准
(一)定岗
1.岗位设置依据
在国企组织瘦身健体的过程中,定岗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而岗位设置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首先,企业战略是岗位设置的重要指引,例如某省属企业,其战略定位是聚焦煤炭资源整合与清洁利用,围绕这一核心战略,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等业务板块梳理出对应的岗位,像设立智能化采煤技术岗以提高开采效率、清洁煤化工工艺研发岗助力环保型煤化工发展等,确保岗位与战略紧密契合,让企业的人员配置能够服务于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业务需求同样是岗位设置的关键依据,以某省铁投集团为例,其业务涉及铁路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根据不同铁路项目的建设需求,设置了项目前期规划岗、工程招投标岗、施工现场管理岗等;在运营阶段又有客运服务岗、线路维护岗等,通过对业务流程的细致分析,精准确定每个环节所需岗位,保障业务顺利开展。第三,工作流程也是岗位设置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某大型汽车制造公司,随着新能源车产品种类增多,在引入华为IPD研发流程后,在原有工作流程基础上需要各部门更高效协作,这就需要对原有各环节的职责进行梳理,设置如产品经理或系统工程师等岗来协调各工序间的衔接、强化产品从研发到创效的全流程,使岗位设置符合工作流程的连贯性与合理性要求,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岗位分类与整合
国企常见的岗位分类方式包括管理类、业务类、技术类、操作类等。管理类岗位侧重于企业的组织协调、决策制定等工作,如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等职位;业务类岗位聚焦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开展,像销售业务岗、市场拓展岗等;技术类岗位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等,例如化工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岗、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岗;操作类岗位则更多涉及具体的生产操作、设备维护等工作,比如流水线上的装配工岗、工厂的设备维修岗等。在整合岗位方面,不少国企通过整合关联度高、职责相近的岗位实现“一岗多能”。例如某能源投资集团,旗下涉及资产运营、产业投资等多个板块,原各板块都设有独立的财务核算岗位和数据分析岗位,集团在组织瘦身健体过程中,将这些分散但职责相近的岗位进行整合,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还要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了“一岗多能”,减少了人员冗余,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有某新区开发型集团企业,将不同子公司中负责简单文案撰写、会议组织等事务性工作的岗位整合为综合行政岗,统一处理相关工作,让员工在承担多项关联工作任务中锻炼综合能力,也使得企业内部沟通协调成本降低,整体运营效率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