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员工退休但社保不够15年?法院:非企业过错,公司有权终止合同!

员工退休但社保不够15年?法院:非企业过错,公司有权终止合同!

2025-04-28

红海云

近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作出终审裁定,明确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社保缴费不足15年的,用人单位可依法终止劳动合同。该判决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司法指引,引发社会各界对退休年龄与社保权益衔接问题的广泛关注。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3月26日作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终审裁定,明确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却因自身社保缴费年限不足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用人单位有权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一判决为长期存在的劳动争议难题提供了明确司法标准。

案件当事人安某(化名)系某公司员工,1974年4月出生,2010年11月入职。用人单位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24年4月安某年满50周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公司于同年5月发出劳动合同终止通知。因社保累计缴费未满15年无法领取养老金,安某主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要求赔偿。

经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后,安某先后诉至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两审法院均认定: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可终止劳动合同。法院特别强调,安某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系因其社保缴费年限不足,与用人单位无关。

安某不服判决申请再审,主张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以实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作为合同终止条件。河南省高院经审查认为,《实施条例》第21条是对《劳动合同法》第44条的补充完善,二者并不冲突。法院指出,判断标准关键在于审查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原因归属——若系用人单位责任所致,则应以实际享受待遇为终止条件;若非用人单位原因,则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可终止。

最终,高院(2024)豫民申12761号裁定书维持原判,驳回再审申请。该判决明确:用人单位已依法履行社保缴纳义务的,劳动者因个人缴费年限不足导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不影响企业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这一裁判要旨为处理类似劳动争议提供了明确的法律适用标准。

企业对员工的社保责任详解

一、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哪些社保?
根据《社会保险法》,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 “五险”(部分地区已合并为“四险”):

1.养老保险——保障员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2.医疗保险——覆盖员工医疗费用报销。
3.失业保险——员工失业时可领取补助。
4.工伤保险——保障因工受伤或职业病的医疗及赔偿。
5.生育保险(部分地区已并入医保)——覆盖女职工生育津贴及医疗费用。

二、企业未缴/少缴社保的法律风险
1.行政处罚:社保部门可责令补缴,并加收 0.05%/日 滞纳金,严重者罚款 1-3倍 应缴金额。
2.员工索赔:员工可要求企业补缴,甚至以“未缴社保”为由 解除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N倍月薪)。
3.影响上市/招投标:部分政府项目、融资上市要求企业社保合规,否则可能被否决。
4.刑事责任(极端情况):恶意欠缴、伪造材料可能构成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三、员工社保缴纳常见问题
Q1:试用期员工要不要交社保?
必须交!劳动关系成立后(包括试用期),企业必须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否则违法。

Q2:员工自愿放弃社保,企业能免责吗?
不能!即使员工签署“自愿放弃协议”,法律仍认定企业违法,必须补缴。

Q3:企业能否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
风险高!应按员工 实际工资 缴纳,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未足额缴纳”,面临补缴+罚款。

Q4:员工达到退休年龄但社保未满15年,企业能终止合同吗?
可以(如文章案例所示),但需注意:

若因 企业原因(如未及时参保)导致员工无法退休,企业需赔偿;
若因 员工自身缴费不足,企业可依法终止合同。

本文标签:

热点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