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三种,HR你们企业属于哪一种?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三种,HR你们企业属于哪一种?

2021-08-26

红海云

或许真正制定过完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HR会知道,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其实针对的方向也有所不同。那么,为了让其他还未关注或者正在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HR们对这三种类型有更好地理解,今天我们将仔细阐述这三个战略类型: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jpg

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类型一: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聚焦于提升核心人才仓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率(CRH),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出现在一、三阶段。用支付杠杆引来了成熟型人才,对其进行了初步绑定后,只需要为他搭好班子,配好资源,下沉权力,再用激励手段牢牢捆绑在项目上。第一阶段用得好的是小米、腾讯、阿里之类的互联网企业,第三阶段用得好的典型企业是海尔、万科、碧桂园等传统企业中的先锋。这种方式必须给得到位,给得让行业内都咂舌,给得让人家都没有办法跟进。

当然,这绝对不是企业足够“豪放”就行,更多是需要设计技巧,让激励机制能够更灵敏地反馈人才的价值创造成果。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测算,也要深度理解人才仓和业绩输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在设计上的投入也很值得,激励机制上稍微灵敏一点,人才作为被激励者的感知完全不同。因为,这种焦点会在员工的关注中被迅速放大,除非企业认为自己的员工仅仅是为了情怀在工作。另外,这种投入也是为了规避风险。

笔者已经见过太多粗放设计激励机制带来的恶果:要么是钱发不实在,变成了空头支票;要么是钱发得太过粗暴,把风险全都留给了企业。以第一阶段人力资源引入采用的股权激励为例。不少企业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来绑定并激励员工,员工则通过工资打折或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为对价。这时,如果企业发展好,股价上涨获得期权价值或实现限制性股票解锁的业绩标准,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但现实中,大量企业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发展势头,让员工支付了太大的代价,最后就导致双输。企业丧失了公信力,员工也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第三阶段项目采用的激励为例。不少企业把这里简单理解为“提成制”,无论业绩多少,员工都能按比例分成,一般情况下,这也是错误的,反而会让员工失去动力。事实上,这里面有太多的设计技巧和数据测算:

1)分利的业绩基础究竟是所有业绩,还是增量业绩?

2)分利是以什么作为基础?是流水提成,营收提成,利润提成,还是现金流提成?

3)触发分利的项目业绩条件是什么?岗位业绩条件是什么?

4)分利比例如何设定?是做加速分利,还是减速分利?

5)要不要设计封顶值,设置的依据是什么?

2.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类型二:赋能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赋能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聚焦于提升核心人才仓的人才密度(DT),人力资本的增值出现在二、四阶段。赋能主要分为资源赋能和方法论赋能两种,前者主要指资源的连接,而后者的本质则是人才培养。

不在引进人才上花大钱或释放大激励,企业就必须有足够的底气:一是自己的资源好,能够帮扶普通的人才成功;二是自己的方法论好,能够让普通的人才快速成长。在这方面,海底捞、中海地产等企业都是典型代表。海底捞有严格的任职资格体系,对人员的改造效率超高;中海地产为几类核心人才设计了阶梯式的成长路径,在每个关键节点都有赋能项目的介入,这让人才快速成长,培养效率在行业首屈一指。

正因为在人才培养上有底气,这些企业不会通过高位的薪酬支付来获得人才,P50左右、甚至更低的薪酬水平是常态。他们的投入,更多是花在人才培养上。他们也不怕人才被挖走,被挖走也“认了”,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人才会顶上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某种程度上,他们对人才被挖走也持开放态度,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职位上的空缺可以让后来的年轻人上位,人才供应链才能正常运转。

所以,房地产行业里才有“挖不垮的中海”这类说法。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业选择这条路不是因为自己的资源和方法论有多好,而是为了节约成本,但他们还努力自我催眠和向外催眠,反复强调自己是“大平台”,希望空手套白狼地获得“明星空降兵”。如此一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就会极度模糊,人力资源的各类实践也会相互打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相较之下,这类企业尤其必须在人才培养上花大力,连SOP、使能器、模型、Baseline都没有沉淀下来的企业不要妄谈人才培养。不少企业直接下跳棋,想用“带教”来跳过知识管理(知识萃取、知识分享等)这一步,快速实现人才产出,这更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没有知识沉淀,带教者的意愿和能力都没有办法保障。难道那些企业内的高手都愿意“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这显然违背了人性。普遍情况是高手们都愿意让自己显得“鞠躬尽瘁”:一方面可以赢得老板们的欣赏;另一方面可以暗自把持技术霸权,让自己无可替代。

其实,很多企业已经看透了这种浅显的道理。例如,IBM采用“长板凳计划”,没有培养出本岗位接班人的人不能获得晋升。再如,有的企业让师傅可以分享徒弟成长的收益。难道任何一个高手都可以随意“教会徒弟”吗?这显然把教学这个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相当于说教学不需要教材、不需要技巧,这又不是插上U盘拷个资料。好多老板宁愿花时间转发微信群或朋友圈,传播各类牛人的文章,让员工们直接对标学习,也不愿花时间把自己成熟的方法论进行整理,让员工一步步练好基本功。这实际上也是在用动作的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采用这类战略的企业必须要用心打磨自己人力资源政策,在任职资格体系、素质模型、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培养项目等方面都要花心思、有投入。

最佳状态是——员工一旦进入这个人力资源专业体系,高手的知识自动上传,徒弟的知识自动下载。这种体系是“卷入式”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赋能”。

3.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类型三:混合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除了上述两类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大量的企业都是采用混合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即同时提升核心人才仓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率(CRH)和人才密度(DT)。这种战略里,企业对不同的人才仓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的人才仓以激励为主,有的人才仓以赋能为主,还有的人才仓两者混搭,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战略。在这方面,华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为员工设置了很长的人才培养周期,抵达产出的拐点之前(成为华为定义的“奋斗者”)以赋能为主,而在抵达拐点之后则以激励为主,不仅可以在项目中获取丰厚奖金,还可以分享TUP激励,即有效期为5年的股权奖励(分红权和增值权)。

这里最大的误区是,大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并不是混合型的,他们是战略最忌讳的“夹在中间”。他们既没有决心去投入成本引入人才,精心雕琢激励机制;又没有决心去梳理资源、沉淀知识,耐心打磨赋能机制。其实,人才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之间有可能是天然冲突的:成熟型人才不可能有耐心被企业深度赋能,而潜力型人才也很难在资源和能力欠缺前,就有勇气与企业共同劣后,追逐合伙人式的分享。

所以,这类企业在两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漏洞百出。严格意义上说,老板和HR一个敢乱想,一个敢乱跟,都有责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指向了“核心人效”,虽然我们确信“核心人效”的优异表现必然推动“宽口径人效”实现目标,但一定要避免战略的短期化。

其实,人力资源经营对于HR,甚至对于企业来讲,并不是一个短期概念,不能仅仅关注当期数据,也要关注未来数据,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应该是在长期和短期经营导向之间实现平衡的最佳指南。

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红海云所开发的成熟产品红海eHR能全面满足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场景,并为企业提供覆盖组织人事、考勤、薪资、招聘、绩效等人力资源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降本增效。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生育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高瓴张磊:HR如何招到靠谱的人? 2021-05-12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认为,HR要招到靠谱的人,需要从4个维度来判断。
  • 杭州以工代训补贴政策,HR需要知道吗? 2021-03-19
    近日,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市财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工作的通知》(杭人社发〔2020〕94号),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稳就业工作。那么,关于2020年杭州以工代训补贴此项政策,HR需要了解什么关键性信息呢?
  •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如何有效制定? 2021-08-04
    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拥有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回答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预期等等。因此,企业想要让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挥出巨大的效益,就必须集合企业中各类有效资源,从综合层面出发来有效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下面我们就为可能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制定者的HR,提供几个方向:
  • 婚假政策问答,各地人社局有话说?HR快来扩充你的知识库! 2021-09-02
    在企业中,婚假除了是员工的福利外,同时也是HR需要去了解、学习以及掌握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那么,由于婚假在每个地区的规定不同,所以各地的HR就需要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询问相应情形对应的政策法规,从而更好地处理婚假问题。
  • 联合利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HR可以参考的点有哪些? 2021-08-20
    众所周知,联合利华是于1929年由荷兰Marga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国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合并而成,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仅次于宝洁和雀巢的跨国消费品公司。那么,这样一家企业,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究竟有哪些点是值得HR去参考的呢?
  • 北京市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这些实施关键HR你了解吗? 2021-03-29
    为促进北京市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科技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精尖产业形成新的优势人才群体,进一步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和做好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北京市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京政办发〔2019〕18号)要求,制定了北京市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实施办法。以下是HR需要了解这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的关键信息。
  • 带薪年休假的五类“缩水”现象,HR你发现了吗? 2021-07-16
    相信踏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HR们都会知道关于带薪年休假这个名词,不过对于带薪年休假所形成的相应条例和法律法规,很多HR就不敢很自信地说对它们十分了解。因此,今天我们将通过带薪年休假的五类“缩水”现象,来向HR普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
  • 产假相关法条,HR你都懂了吗? 2021-06-25
    众所周知,HR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角色,也是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人员。因此,对于他们来讲,了解劳动关系中的法律法规是他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么,作为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一环,产假究竟有哪些法条需要HR去了解和积累的呢?

推荐阅读

  • 人事管理系统如何帮助企业减少人才流失问题? 2021-04-27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组织的重要战略资产。因此,加快人才发展,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总体水平是各类企业应对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做强做大,做精做优的重大战略选择。不过遗憾的是,无论是优秀企业还是普通企业,都避免不了人才流失的情况,而我们知道,一些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讲几乎等同于丧失核心动力。那么,该如何减少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呢?其关键在于认识管理系统上。
  • 字节承认商业化团队撤城裁员:企业裁员补偿标准是什么? 2021-10-20
    10月19日,字节跳动承认商业化团队撤城裁员。企业裁员补偿标准是什么?
  •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怎样高效运行? 2021-04-25
    众所周知,人事管理系统之所以能成为企业近几年来所热衷的对象,其重要原因在于它能高效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事务,以及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不过,由于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数字化建设往往需要投入不少的成本,因此企业在上线这类系统时,所期盼的是系统能发挥它本身的价值效益,从而更加高效地提升企业管理情况。但遗憾的是,有些企业对于人事管理系统的认识并不深层,他们在使用这类软件时,只追求短期的效益体现,因此总认为这类企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高效。
  • 湖南广电招聘百名应届毕业生:企业如何确认招聘需求? 2022-06-06
    6月3日,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透露,拟通过100天的筛选招聘1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究竟企业如何确认招聘需求?
  • 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年金发展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 2021-12-27
    2021年11月,安徽省人社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年金发展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通知,那么,这些通知中HR需要了解的内容如下:
  • 麦当劳:企业数字化成为改造商业机器的手段 2021-11-22
    在互联网上,只要涉及到大规模交易,前台越是简单,中后台往往就越复杂。一个简单的APP背后,是庞大和系统的数字化能力作为重要支撑;一个便捷的订餐服务背后,亦是数字化在底层支持着麦当劳中国繁复的供应体系、门店经营和公司运作。   现在,每一个麦当劳汉堡背后,都有一段数字化的故事;每一根薯条背后,都是一段代码奇缘。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麦当劳IT部门“决定”你看到什么、吃到什么、花多少钱,为实现这个愿景,麦当劳中国IT团队做了哪些努力?
  • 2021年全国平均招聘月薪为8098元:企业薪酬设计方案怎么做? 2022-01-14
    2022年1月11日,58同城发布2021年四季度中国人才流动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当季,全国平均招聘月薪为8098元。对于企业来说,薪酬设计方案怎么做?
  • 高盛将推出新福利以留住员工:企业如何留人? 2022-01-07
    近期,高盛集团将推出几项新的员工福利以留住员工,如提供带薪流产假,并延长员工可以休丧假的时间。到底企业如何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