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怎么做?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怎么做?

2021-03-31

红海云

早上本来高高兴兴来上班,结果刚打开电脑,技术部一个核心员工就发来消息:“在吗?”霎时间,晴天霹雳……

想必看到上面这段话,被伤过的HR都看懂了。“在吗”=“我要离职了”,这应该就是HR和员工间最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员工离职是HR日常再普通不过的工作,同时也是HR工作中风险最高的一环,如果员工已经提出离职了,HR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认真审查离职原因

要记得!任何风险,都从文字的表达开始!所以,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认真审查离职原因。

在查看辞职信时,HR要快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连接”,即将文字与法条迅速挂钩,把劳动者的离职原因和可适用的解除类型对接起来,比照后在脑海中作出判断,这真是了无牵挂的离开,还是会有“后招”伺候?

所以,在审查辞职理由要结合上下文再三思量,体察这字句后面隐含的风险。

具体要注意两个方面:

其一是要明确劳动者的辞职理由。

即需要劳动者明确究竟具体以何种原因离职,拒绝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述,确保通篇辞职符合客观实际,不要出现歧义。

比如劳动者在辞职信中提及解除理由时就四个字“工资原因”,这样的表述就很容易产生误读。

比如有人理解为:劳动者不满工资待遇水平;也有人可能理解为:工资未足额支付。

实际上这里是有风险的,不同的解读导致的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可能被认定为个人原因辞职,毋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而后者如果被证实确有相关事实,则有可能被认定为劳动者属于被迫解除,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可以索要经济补偿金。

天堂还是地狱,完全取决于你的细心哦。

其二是避免劳动者辞职理由表述不一。

比如劳动者和HR辞职恳谈,又是叙旧,又是感恩,一副依依不舍的画风,但对离职理由却语焉不详,轻描淡写,但实际在离职原因处填写的却是“未缴纳社会保险、未发工资”等理由。

很多粗心的HR只顾倾听和安抚,不再细细审查书面表述了,草草办完离职手续,万万没有想到后来却引发了争议,裁判机关只认书面理由,用人单位被劳动者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反戈一击,承担了不必要的赔偿责任,肠子悔青了吧!

所以一定要注意!花言巧语不可信,书面依据才重要!

摄图网_500650326_办公写字 写贺卡(企业商用).jpg

2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灵活掌握“提前三十天”规定

相信很多HR都遇到过这种情形:劳动者口头或书面提出辞职后,一分钟都不想在公司多待,恨不得下一秒就要离开,弄得公司很被动,无人接替岗位不说,搞的老板也大为火光。

其实,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灵活掌握“提前三十天”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就是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规定。

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30天,这样是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在劳动者办理完相关手续,结清相关事宜,岗位也有人及时接替的情况下,也未尝不可批准其提前离职,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灵活操作可以减少用工成本的支出,比如薪酬待遇、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成本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交完申请后就不辞而别,也不办理相关离职手续,用人单位完全可以记为旷工,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处理。

摄图网_501145979_中年失业离职(企业商用).jpg

3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审查员工签字的真实性,留存有效书面证据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审查员工签字的真实性,留存有效书面证据。大家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在处理员工关系异动有关的各类事件时(请假、加班、调岗、外派学习、生产、辞职等),最好留存劳动者书面填写的记录。

如果单位本身有一套人事管理的范本表格,方便劳动者平时按需填写,一定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样的好处:
一是避免由劳动者制作书面文书上会产生的各种跳脱表达;
二是表格上流程步骤清晰,审批程序明确,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尽量避免口头、电话、QQ、微信等方式的申请,这样能保证在将来发生争议时手里有充分的书面证据。

Q:有HR可能会问,如果劳动者因为一些原因不方便书面申请,能不能后补?

答:这里,我们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对劳动者过于苛刻,要求其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只会适得其反,引发矛盾。这个时候不妨同意其后补书面申请的要求,然后不动声色地对劳动者的通话记录进行录音,做好取证工作,以防其事后对口头说过的话不承认。

关于签字,首先要保证是本人所签,防止有些不怀好意的劳动者有欺诈的念想,所以能当场签就当场签,尽量避免“隔夜签”、“出门签”、“快递寄送”;其次,要留意劳动者签字的字迹,防止其使用的是变色墨水。

这里有两个建议:

一个是对字迹颜色感到怀疑时,可以过片刻再核验一下,查看有没有褪色的情况发生;

另一个是可以对照劳动者以前签过字的书面材料,看有没有明显的字迹笔法上的出入。

以上种种,建议HR宝宝们在不动声色中完成,细节体现情商!

摄图网_501031033_商务办公签字(企业商用).jpg

4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保存辞职信的原件确保签批流程可控

员工提出离职后,HR应该保存辞职信的原件确保签批流程可控。因为劳动者递交辞职申请书是其真实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意味着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表示真实的辞职意思。

所以,HR们只要确定劳动者“离意已决”,最好明确提醒对方,辞职信不能撤回,亦不能修改,防止劳动者借故收回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里要注意,必须拿到辞职申请书,再启动离职流程!

那如果有人问,劳动者先是递交了辞职申请书,公司也启动解除程序了,后来劳动者又借故拿走了辞职申请书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人,我就要罚你抄劳动合同法了。

一般来说,HR收到辞职信后,人事管理规范的单位都会要求劳动者再填写一张离职申请表,然后各部门依次审批签字,核查有无未结事项,最后由相关上级领导决签,同意即可辞职。

这里要注意,HR一定要收好辞职信的原件,而不是看完就退还给对方。

对于辞职申请书原件,再次强调:收取!存好!锁好!因为毁坏,丢失,被偷的情况屡见不鲜!

另外,对于签批程序繁琐的单位,为避免劳动者私自复印,用一套离职交接表复印件对付签批流程,而私下拿走离职交接表原件用来做“其他文章”,在收到表后要好好审查所有的手写字迹是否为原迹,尽量在一天之内办完签批程序,并收回原件。

员工辞职潇潇洒洒,HR却要格外的注意,一封小小的“辞职申请书”有着很大的学问。

昔日旧员工所思所想你无法知晓,但是身为HR我们可以做到最好。

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离职员工的尊重。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HR知识汇

(HR知识汇:人力资源知识平台,致力于为HR提供新鲜资讯、丰富干货、温暖交流,由红海云出品,助力HR成长提升。   

 

本文标签:
以工代训补贴政策
生育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推荐阅读

  • 重庆养老保险处解读2021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政策:社保基... 2021-12-21
    重庆养老保险处解读2021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政策。那么社保基数怎么算?
  • 美团启动春季校招,预计发出超1万份录用通知书:公司校招... 2022-03-03
    近日,美团宣布正式启动春季校园招聘,预计发出超1万份录用通知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那么公司校招宣传怎么做?
  • 女职工三期政策下,离职管理该怎么做?HR你来回答 2021-08-06
    根据相关立法规定,女孩工三期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须接受多项法定条件的制约。但解除和终止“三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又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故只能优化和细化单位自身的管理,完善“三期”女职工的退出机制。那么,HR该如何完善相应的离职管理体制呢?
  • 有趣的微信招聘文案怎么写?(附范文) 2021-03-17
    很多HR都说:纵横人力资源界这么多年,才发现招聘也是一种营销。到底在金三银四,有趣的微信招聘文案应该怎么写?
  • HR怎么给组织赋能? 2020-04-21
    阿里巴巴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说:“未来组织最重要的管理任务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HR应该怎么给组织赋能?
  • 育儿假怎么休?四川省卫健委相关人员为HR解答 2021-12-16
    9月29日,《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简称《条例》)经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公布之日起实施。《条例》公布后,很多人对其中的“育儿假”高度关注。因此,省卫健委相关人员对于“育儿假怎么休”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 互联网怎么改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7-03-01
    互联网怎么改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你和一些互联网狂热的追随者聊天的话,你会发现在他们之间广为流传着一个关于社会变革的乌托邦式的神话:通过电脑空间将虚拟的劳动力紧密相连;通过ASP(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持续发展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支持,小公司也能具备大企业的运作能力;忙碌的消费者们通过互联网网订购日常用品,并尽情享受着准时,快速而又完美的送货服务;在24*7的任何时间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产品、信息和服务。总之,这是一个不受时间,地域,以及人为错误限制的社会。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小微企业所... 2022-03-22
    2022年3月14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到底企业所得税怎么算?来看看具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