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外包=廉价劳动力?调查:超六成人愿进大厂

外包=廉价劳动力?调查:超六成人愿进大厂

2025-04-24

红海云

随着新型用工模式的蓬勃发展,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已成为企业用工常态。国内领先人力资源机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近八成企业正通过第三方合作方式解决基础岗位招聘与事务性管理需求。这种用工模式在求职市场引发两极评价,有人视其为职业跳板,也有人担忧其发展局限。

那么,真实的外包职场生态究竟如何?能否成为通往名企的捷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期针对外包员工的薪资福利、职业发展及心理状态展开深度调研,揭开了这一特殊职场群体的生存现状。

调研显示,非标准雇佣形式已渗透各行业领域。参与调查的外包从业者中,52%采用劳务派遣形式,35%属于项目外包,另有15%为岗位外包。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认知中"核心岗位不外包"的界限正被打破,在IT开发测试、UI设计、内容审核等专业技术领域,外包合作已成新趋势。某互联网巨头甚至将30%的测试工作交由专业外包团队完成。

薪资待遇方面呈现积极信号,65%受访者表示其收入与正式员工持平甚至更高,仅29%存在明显薪资差距。这反映出企业为吸引优质外包人才,正在薪酬层面做出调整。

然而隐忧依然存在。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已突破1638万。从业两年的吴辉道出普遍困扰:"差异化社保、缺失的激励政策、透明的职业天花板…处处提醒着身份差异。"数据显示,44%受访者遭遇福利缩水,41%难以接触核心业务,39%面临晋升困境,31%缺乏技能培训。具体而言,超半数人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仅36%享有基础福利,带薪年假覆盖率不足三成。

职业发展前景更显扑朔迷离。44%受访者所在企业提供明确转正通道,35%认为机会渺茫需全力争取,15%直言毫无可能。这种不确定性导致职业规划困境——既怀揣成为企业骨干的抱负,又深陷身份转换的焦虑。

身份认同度调查显示,65%受访者打分低于3分(满分5分),近半数直言遭遇显性区别对待,如权限限制、决策排除等;29%感受到隐性边缘化,如缺席团队活动。这种"局外人"心态成为外包群体的普遍心结。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知名大厂外包岗"与"无名小企正式岗"的抉择,62%求职者毅然选择前者。驱动因素调研显示:56%秉持"务实优先"的就业观,47%看重经验积累,28%追求工作弹性,14%甚至为规避职场社交。这折射出当代职场人更趋理性的择业标准。

针对坊间"外包经历影响简历"的说法,人力资源专家指出这实属偏见。头部企业的外包岗位同样能获得优质职场资源与文化熏陶。以阿里、华为为例,其年度外包转正率可达15%-20%。商务部数据佐证,外包从业者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65.3%。专家建议职场新人不必过度排斥外包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将这段经历转化为职业增值的筹码。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