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脉脉高聘最新发布的《2025春季职场生存现状调研》显示,在10分制评分体系中,新经济领域从业者的职业安全感均值为6.03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曲线。值得注意的是,初入职场的新人群体安全感评分仅3.74分,创下历史新低,反映出严峻就业形势下应届生的普遍焦虑。
行业对比数据颇具戏剧性:处于技术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以6.92分高居榜首,比行业均值高出14.7%。而曾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和教育培训行业分别以5.67分和5.85分包揽倒数两名。新能源汽车行业虽保持6.08分的及格成绩,但较往年明显下滑,暴露出行业洗牌期的阵痛。
调研发现三大职场"定心丸"要素: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占比38%)、企业抗风险能力(29%)、行业发展趋势(23%)。当前新经济领域岗位竞争激烈程度同比激增42.8%,平均2.27人争夺一个职位,应届生群体更是面临3.13:1的残酷竞争。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直接拉低了整体安全感评分。
引人关注的是,AI和新能源两大风口行业竟出现人才外流现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净流出比例从去年同期的0.80恶化至0.71,专家分析这与互联网巨头跨界挖角密切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是首次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0.95),暗示行业整合加速。
健康问题成为职场人的隐形杀手。近七成受访者受困于生物钟紊乱,超1/4人群因特殊体质影响工作表现。营养专家霍少峰指出:"职场人普遍存在'外卖胃'现象,建议通过定制化营养方案打破亚健康循环。"
在个人竞争力维度,"硬核专业技能"以87%的得票率成为安全感首要支柱。技术岗薪酬榜显示,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以6.8万元月薪称王,AI产品经理则在非技术岗中一骑绝尘(4.98万元)。值得玩味的是,35岁+资深职场人中,超七成仍坚守万人规模企业,折射出"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择业观。
中央财经大学朱飞教授建议:"职场人应当向价值创造端靠拢,打造'π型'复合能力。"HRflag唐秋勇补充道:"个人与组织需共建'安全成长生态',既要练就金刚钻,也要营造容错文化。"
【关键数据可视化】
安全感行业排名:AI(6.92)→电子制造(6.45)→医疗健康(6.30)→新能源(6.08)→教培(5.85)→互联网(5.67)
年龄曲线:应届生3.74→3-5年6.35→5-20年5.98→20年+6.72
高薪岗位TOP3:大模型算法(68K)、AI工程师(61K)、算法工程师(5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