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组织管理知识 > 怎样在整个组织中级联KPI?

怎样在整个组织中级联KPI?

2024-12-06

红海云

  在组织中实现KPI与战略的一致性,并在各个层面有效传播这些KPI,是确保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重要的是使所有KPI或绩效衡量标准在组织内部彼此紧密相连,并与企业的首要任务相吻合。这样的关联性能够帮助每个员工理解其贡献的最佳方式,从而提升他们在组织中的角色价值。

  第一步:选择适合组织的级联模型。级联KPI的首要任务是为各个业务部门和团队设定合适的KPI,以评估与组织战略和目标相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应仅测量简单、显而易见或传统的指标,而应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做出相关决策的指标。实际上,我们是在级联战略及其目标,而非简单的KPI或绩效指标。借助精心设计的度量技术,针对级联战略每个层级的目标设置KPI,以实现自然的战略对齐。

  有两种主要的策略级联方法:一是通过组织的职能结构进行级联,二是在组织的业务流程中实施级联。两者各有优劣,但业务流程方法通常更有效,因为它便于识别持久的绩效改进途径。许多组织难以将战略级联到诸如财务、采购或人力资源这样的支持功能,但一旦这些功能能够直接与其内部客户的业务目标相连,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二步:关注KPI之间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虽然因果关系有助于理解KPI的变化趋势,但考量KPI之间的整体关系更为重要。在此过程中,可识别三种关键的绩效度量关系:因果关系、伴侣关系和冲突关系。识别这些关系能够帮助组织重点关注那些对决策产生最大影响的关系,而非尝试将所有指标互相关联。

  第三步:在组织的每个层级创建一个可视化模型,以直观展现KPI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战略地图和结果图,可以避免层级之间的混乱和重复。这样的可视化工具将KPI与级联的目标紧密联系,使其与相关目标保持一致。

  第四步:确保员工了解其工作如何与KPI及目标一致。简单地将组织的战略目标级联至员工的个人目标并不可行。为了实现个人与企业目标的对齐,应通过组织的自然层级结构建立清晰的级联目标模型,为个人提供了解其本地目标的路径。

  第五步:利用KPI的一致性,通过多重杠杆提升整体绩效。单独改进每个KPI容易导致次优化,而忽视其他领域的潜在问题。真正的绩效改进在于理解KPI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定绩效领域的整体表现。


本文标签:

热点资讯

推荐阅读

  • 春节过后员工离职大爆发 企业应该怎样留住人才 2024-02-20
    每年春节过后,各大企业都会有一波离职潮,应该是全年规模最大的离职。HR都知道,核心人才的流失是很伤公司元气的,所以,及早地想好策略留住人才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企业应该怎样留住人才呢?
  • 京东刘强东都重用怎样的人才类型? 2023-11-28
    一个成功的企业在用人上必定也是有自己的一套好的标准的,刘强东对于京东选拔人才就有自己的一套标准,那么,刘强东都会重用怎样的人才类型呢?
  • 企业应该怎样应对“办公室政治”? 2024-06-07
    凡是涉及到利益的地方就会有冲突,职场就更不用说了,勾心斗角之类的太多了,这就是所谓的办公室政治。办公室政治是很损耗公司元气的事情,员工如果都忙着搞政治了,还哪有心思搞工作搞业绩。所以,企业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正视办公室政治问题。那么,企业应该怎样应对办公室政治呢?
  • 背调≠打听隐私! 用人单位应该怎样把握好背景调查的度? 2024-03-15
    背调,即背景调查,近年来被企业普遍采用,本来背调都是围绕应聘者的工作内容来进行的,奈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背调当作打听他人隐私的手段,这就不合适了,甚至存在法律风险。那么,用人单位应该怎样把握好背景调查的度呢?
  • 人效怎么算?怎样降本增效? 2024-11-11
    为了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许多企业都在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这就是人效,这种策略通常被称为“降本增效”。人效怎么算?企业怎样降本增效呢?
  • 怎样判定员工是否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 2024-04-09
    行业内部企业竞争激烈,为此,很多企业会要求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但是,协议签订了之后,又把握不好员工的一些行为是否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到底该如何判定员工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呢?
  • 公司领导都偏爱怎样的员工? 2024-07-11
    作为员工,没有谁不想成为领导跟前的红人,没有人不想升职加薪,而员工在一个公司过得好不好,全都拿捏在领导手里,所以,能够讨得领导欢心就非常重要了。那么,领导都偏爱怎样的员工呢?
  • 怎样增强培训有效性? 2023-10-23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其员工的技能和创造力。然而,仅仅雇佣高素质的员工还不足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潜力,培训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但是,怎样增强培训有效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