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专家观点 > 郑德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创新赋能产业迭代升级

郑德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创新赋能产业迭代升级

2022-02-16

红海云

  2月1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到莱山区调研数字经济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省委“十大创新”任务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数字变革创新,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创新赋能产业迭代升级。

产业数字化

  在万华禾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德雁走进展厅详细了解了万华生态家装从设计、生产到交付全产业链定制平台运行流程,希望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依托数字平台,整合市场资源,明确设计标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产品,推动产品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杰瑞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郑德雁实地察看了协同研发平台的发展成果,深入了解研发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场景,希望企业抢抓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机遇,加强产业生态创新,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结合烟台本地产业特色,推广智能制造创新平台,赋能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烟台顿汉布什工业有限公司,郑德雁走进智能化生产车间了解制热、制冷、通风空调产品生产情况,希望企业持续提升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抢占“双碳”发展新赛道,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随后,郑德雁来到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数字孪生发展场景,详细了解石油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情况,希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积极运用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释放新动能,以数字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要推进数字孪生发展,集聚数字孪生发展的“磁场”,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智慧楼宇、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政务等系统,提供城市管理、决策与服务的重要数字化协同手段。

  郑德雁强调,要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聚集,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持续提高研发投入,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要坚持数字赋能,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加力突破工业互联网,加码布局数字基建,强化传统产业赋能,同步打造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社会,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红海eHR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PaaS平台、Open 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互联网、地产、金融、医药、教育,汽车、物流、新零售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产业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端口 2021-09-03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访桂时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升级全产业链,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产业数字化是以价值释放为核心、数据赋能为主线的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加快产业数字化,对于实现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我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 赵子忠:谁引领了数字经济,谁就掌握了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2021-08-06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协力推动下,我国数据要素的价值不断释放,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创新引领作用愈发凸显。数字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谁引领了数字经济,谁就掌握了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 2022年产业数字化市场规模将超31万亿 2022-02-17
    据前瞻经济学人APP调研,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约为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据网经社统计,仅2022年1月份产业数字化企业融资超1.3亿元,在今天的科创板,数字产业的科技独角兽已成为各大投资公司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 产业数字化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2022-02-17
    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现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产业数字化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因此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行业属性,构建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模型,实现品牌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以形成持续的发展驱动力。
  •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 2022-02-17
    近日,人社部等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向各个行业领域渗透,产生很多新业态,催生很多新职业,也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规划》的出台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产业数字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区块链为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契机 2022-02-17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作为碳减排主力的能源产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区块链作为当前数字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因其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特点,为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契机。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所深入研究了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以及区块链与能源产业融合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进而提出了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区块链核心技术突破与技术融合,探索应用创新,打造“区块链+能源”生态。

推荐阅读

  • 数字化VS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 2023-07-17
    探讨人力资源数字化,我们仍需从传统的信息化和当前讨论的数字化两个角度入手。
  • 如何借助人力资源数字化优化企业管理? 2023-07-17
    从主机时代(早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都是在IBM主机上开发的),到所谓的客户机服务器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最后到今天的云移动大数据AI时代。技术发展了四代,每一代新技术都带动了新一代的人力资源应用的诞生。
  •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这种技术驱动的工作方式对企业有什么重... 2021-08-23
    关于数据和分析有很多要说,人力资源分析本身就是一种专业知识,在人才已实现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人力资源现在已成为组织生存和变革的当务之急。那到底什么是数字化人力资源?事实上人力资源数字化是指利用社交、移动、分析和云技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换句话说,这是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转变。数字化人力资源是一种技术驱动的工作方式,它利用新时代的科学使人力资源交易和决策变得直观和明智,从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对于企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 人事行政管理软件如何助力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变革? 2021-10-09
    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依赖于其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企业中的人才能够稳定、持续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快速的发展往往会带来一些企业管理实力不足的问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人事行政管理软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 为什么说管理基础是人力资源数字化的最大挑战? 2023-07-19
    中国的企业界已经讨论人力资源数字化近二十年,然而至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行业仍然存在严重的整合问题,小公司众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效果并不满意,这主要归咎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不够成熟。
  • 餐饮消费迎来了强势恢复,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抢... 2024-04-29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扭转了2022年10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趋势,在上年同期较高基数基础上持续恢复。其中,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2022年全年为下降6.3%,餐饮消费已经大幅回升。
  • 产业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端口 2021-09-03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访桂时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优化升级全产业链,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产业数字化是以价值释放为核心、数据赋能为主线的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加快产业数字化,对于实现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我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 遇见小面苏旭翔:零售的数字化是减法,餐饮的数字化是加法 2024-05-23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小吃快餐市场规模将达8,237亿元,同比增长12.6%。据企查查数据,2023年前11个月,小吃快餐相关的企业注册量超过42万家,同比增长0.5%;小吃快餐相关的企业存量超过364万家,同比增长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