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以“月计薪天数”计算标准工作时长,是否合理?在现代劳动市场中,劳资纠纷频发,不仅揭示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益冲突,也反映出社会在法律认知、教育普及等方面的不足。
“到底是公司无理克扣了我的工资,还是我占了公司的便宜?”近日,某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服务窗口接待了一位劳动者刘某。他怀疑公司克扣了自己的加班费,但因为不了解法律概念,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不久前,刘某入职一家食品生产企业担任操作工。他所在的岗位实行以月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一个月后,他核对了考勤表上的记录,发现自己的整月工作时长有170小时。他觉得自己应该不仅能拿到全勤工资,而且还能拿到加班费。不想工资到手,却没有加班费这一项,这让刘某大失所望。他拿着工资条去询问人力资源部,得到的回答却是:“法律规定每月计薪天数是21.75天,按每天8小时算,你一个月要工作174小时才够数。你上个月工作时间才170小时,公司没算你缺勤、还给了你全勤工资,你怎么还来质疑我们?”
这一连串的数字让刘某转不过弯来。他不知道自己的全勤工作时长到底该怎么算,于是来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咨询。
了解事情缘由后,工作人员告诉刘某,公司是将月工作日和月计薪天数混淆了。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月工作日是指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是用来计算综合计算工时制下劳动者每月出勤时长的重要参数。
根据上述规定,月工作日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月=20.83天/月。刘某作为以月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员工,根据每日工作8小时计算,每月累计法定标准工作小时数为166.64小时。而公司人力资源部所说的“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是用来折算员工日工资、小时工资标准的一个参数。由于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不剔除11天法定节假日,因此月计薪天数和月工作日不同,也和劳动者标准工作小时数没有直接关系,不能以月计薪天数的概念来代替月工作日。根据刘某的考勤记录,他上个月的工作时长超过了每月累计法定标准工作时长,公司理应支付加班费。在计算加班费基数时,就应该用上“月计薪天数”这个概念了。
随后,监察员来到公司,解释了法律概念的正确适用方式。经过监察员的干预,公司为刘某补发了加班费,并承诺及时改变错误的考勤方式。
以上就是以“月计薪天数”计算标准工作时长,是否合理?的全部内容了,刘某的案例不仅仅是单一的劳资纠纷,更是对当前法律、经济、社会和教育多个层面存在问题的集中反映。这一事件促使我们反思现有体系的不足之处,提醒我们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完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共同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劳动环境。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RedPaaS平台、Red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云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国企事业单位、地产、银行、医药、物业、物流、餐饮、服饰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