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访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IO 王晓岩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联想财务管理上做到信息化后,业务已经实现每一科目的费用都能实时上报,部门负责人可以随时获得截至当时的收入、毛利、净利的粗报表。联想到底是如何围绕着财务管理这个核心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给日益发展的联想带来了哪些好处?记者采访了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IO王晓岩。
记者:在上ERP之前,联想的财务是怎样运作的?
王晓岩:在上ERP之前,我们基本是每一笔业务都要用计算机开出销售小票,晚上把明细和金额倒到财务的计算机,财务以此记入当天收入。由于采集数据的时点不同,财务、商务、库房的数据往往对不上。这时,财务就不得不把原始凭证(销售小票)翻出来核对。财务根本谈不上对业务环节的监控和管理。
记者:ERP系统打破了传统的财务运作方式,它在功能上有哪些特点?
王晓岩:可以用6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唯一、实时、共享。唯一,即数据的来源唯一。整个公司经营运作的数据来源只有:销售订单和采购订单。订单上的原始数据成了公司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源头。实时,即数据生成和传输是基于每一个业务动作而不是批处理。过去库存要定期盘点清理,应收、应付账款要每月核算一次等。现在,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环节的业务数据可以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实时转换成应收款、应付款等数据。共享,即通过在全公司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经营管理的各项数据真正形成信息流,每个部门是信息流上的一个环节,依靠统一的系统数据,按既定流程规则运作。基于ERP系统,我们形成了支持多业务、多地域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
记者:联想的财务信息化为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王晓岩:概括起来有4点:一是集成,财务和企业的产、供、销各环节完全集成,并能产生互动,整个集团是一体的; 二是共享,所有的原始数据只有一次输入,然后就能让有权限的人“通透”地共享;三是实时,每个作业都会实时地反映,每项控制都会实时地得到结果,每份报表都会实时生成;四是精准,它要求每次作业都是准确的、可量化的,同样的数据一定会产生一样的报表。
准确的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联想实施了ERP之后,财务不但能了解销售、采购、库房、生产的全部过程,而且伴随着它们的每一个作业,财务都有相应的反应,同时都有监控。
正是这种信息的通畅、透明,才保障了成本的准确、实时核算成为可能,杜绝“客观造假”的一个隐患。
财务信息化流程不仅大大简化了原有的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由于采购和财务之“墙”被推倒,建立起了采购和财务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
信息化财务可以延伸到资金的管理,联想把资金优势和信贷政策看作是支持销售的一种手段,因此,公司应收账并不都是在每一笔销售时才进行审核的。但这需要一个复杂的计算模型。ERP上线后,联想的财务能准确、实时地知道每个客户当前的账目情况、历史信誉记录,系统能自动执行能否发货的资金审核,减少了人为控制的难度和随意性,而且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了解账务情况,并根据联想的信誉政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记者:包括荷兰的销售中心在内,联想在全球有44个法人单位。企业做大之后,分支机构管理失控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联想是怎样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分公司的?
王晓岩:过去,分公司财务核算是一期期往上报,然后进行财务报表汇总。比如说上海分公司、西安分公司,自己先核算,然后报告总部,总部把那报表加起来,把中间这个关联交易剔除掉,最后形成统一报表,这可能会有主观因素。
现在,联想集团整体实现了一体化财务管理。联想在各地的结算平台有9个,它的存货、任何一笔资金、产品价格等,所有操作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数据中心打交道。不仅各平台运作方便,总部统筹也方便。我每天接到全公司的资金往来、资金表,每家分公司有多少资金、每天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余额多少,都一目了然。地方平台每一笔报销的数据都通过联想的广域网进入四楼机房,他们查询的内容与总部看的是同样的基础数据。
比如上海分公司,一个人报销了多少的招待费,只要一录入系统,北京实时就得到了这笔数据,然后马上就会跟他的预算值、计划值进行比较,如果有超过的就可以不给他报销。就是10块钱的办公用品支出,在网络上也看得见。不进入系统就报不了账,而一旦进入了系统,立即受总部的监控,而且任何的修改都会被记录。每一笔报销的数据是通过我们的广域网进入四楼机房,所以他所有的查询和我们看的是同样的基础数据。
今天,不管在上海,还是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你发生了一笔费用,总部都能够实时了解到这笔费用,而且计入到相应的科目中。
记者:企业在账目上弄虚作假的问题,财务信息化是否能够解决?
王晓岩:会有人企图弄虚作假。比如月底时,一些业务部门想靠虚开销售小票来冲任务。没上信息系统前,开出小票就算收入,财务上很容易被蒙骗。全面使用ERP系统后,货不出库就不算收入,业务部门没有权利提货出库,要由运输配送部门根据客户的名单来出货,堵住了弄虚作假的漏洞。
过去采购人员计款报销很随意,信息化系统建立起来以后,采购人员任一笔采购都要在系统里面形成采购订单,采购订单要经过审批,库房也要验货,整个过程由财务进行监控。
过去,查总部的信息很麻烦。采用ERP后,各分部查找信息方便多了。现在,所有地方平台的每一笔报销数据都通过广域网连接到联想大厦四楼机房。在集团总部,我每天能接到全公司的各种资金往来信息 和表格,每家分公司平台上面有多少资金、每天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余额多少,一目了然。
记者:信息化建设起来后,对人员的要求有什么变化?在实施财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用什么方法使人的素质随着系统的提升而提升?
王晓岩:信息化后,财务从简单的记账,变成了财务分析的力量;商务过去是代理订单来了以后就开票,然后就开始跑腿,到财务去交账,然后代理到款和认款,认完款以后再核销,拿着财务票盖章以后去库房提货,再给代理发货,整个过程要经过许多步骤。现在的商务主要是制定信誉政策,对代理进行考核,没有任何地方需要跑腿,票都是代理端、用户端直接进来的,商务甚至看不到票。票同时到财务,财务根据该用户的信誉状况审核,审核通过后库房接到信息发货。货一发完,应收账就形成了,然后代理商直接把款汇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核销、开发票。
对员工的素质一方面通过数据规范来要求,一方面通过培训来培养人才。比如财务部门人员用早上六点到九点的时间接受系统培训,白天正常工作,信息系统白天实施,晚上测试。培训之后进行考核,不通过就下岗。实际上,上信息化系统之后,财务部的员工全部都通过了考核。
实施信息化之后,基层操作人员减少了一半以上,但是财务分析人员远远不足。企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低素质的人才将被淘汰。